起步决定后势,开局关系全局。2月16日,为进一步完善县城通道,改善区域交通出行条件,加快实施“乡乡通二三级工程”,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,由北投公路集团投资建设的省道S507宜州三岔至流山公路(以下简称“宜山路”)顺利通过交工验收,这条“民生路、品质路”终于在众多少数民族群众的期待中建成通车投入使用。
图为宜山路顺利通过交工验收
宜山路是“S507金秀——罗城线”的重要构成路段,横跨广西中部。项目起点位于宜州区三岔镇东部,顺接国道G323公路,路线沿村道即已废弃的老黔桂铁路由西至东布线,途经茧丝厂、福里、三角,在大洛王村布设中桥跨越河沟,后继续沿旧路布线进入柳南区,经石位、江道、大石、流塘,在流山镇布设中桥跨越流山河,后沿国土空间预留走廊带布线,路线平面终点位于柳南区流山镇三燕村西侧规划十字路口交叉处。路线全长21.264公里,批复预算3.44亿元。
项目自202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,各参建单位始终坚持以“两手抓、两不误、两促进”为抓手,科学谋划部署,精心组织实施,紧盯节点倒排工期,攻坚克难抢抓进度,挂图作战,靶向发力,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,项目质量、安全、进度均处于受控状态,较合同工期提前3个月顺利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建设任务。柳州片区项目建设办以铸造精品工程为目标,以打造乡村振兴路为使命,极力助推自治区普通公路项目建设,竭力打造民生工程、品质路网。
推行标准化建设,优化项目管理
柳州片区项目建设办公室积极推行标准化建设,一是推动人员配置标准化,明确项目组各成员的职责、工作内容、工程程序、工作方法和工作要点,在人员配制中,充分考虑人员专业的实际情况,确保人员配制合适、齐全;二是推动现场管理标准化,建立定人、定岗、定期、定责、定点的检查制度,定期召开安全会议,总结经验、不断改进,同时制定明确细化的工程质量标准、操作工艺和各级质量管理部门或机构及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,做到职责明确,工作内容清楚,责任及具体工作内容落实到个人,形成质量工作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;三是实现过程控制标准化,建立健全质量管理、安全管理和环保工程管理制度,将质量、安全、投资、工期、环保、技术创新分解细化为最佳匹配的实施目标,实现六位一体的要求。将“统一、标准、规范”六字方针贯穿管理全过程,有效提高项目质量安全预控力,避免质量通病,全力打造标准化、规范化的壮美公路。
实行全过程监督,增强管理实效
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加强监督和信息化管控,切实增强管理实效。一是建立原材料抽检台账、实体工程质量抽检台账、标准实验台账、内业资料管理台账等在线文档,确保在工程建设过程中,每个环节都能做到全过程控制。二是强化监理作用,实行“监理日常全面控制、现场监理日巡查制、专业监理工程师周检查、监理部月检查”四级联动的质量控制制度,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更加可控、有效。三是灵活运用“智慧路网一体化平台”管理系统,围绕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为核心,对农民工工资、计量变更、质量安全、用地等关键指标进行全过程实时防控监管,有效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。
联合开展联建活动 发挥主业惠民效应
柳州片区项目党支部一是积极利用党建品牌开展探索,与外单位展开联合共建活动,不断做出有益尝试,推动党建工作走向社会,发挥惠民效应。依托党建品牌,与外部单位党支部开展联建,共同为项目沿线百姓送出温暖。2022年以来,柳州片区已与柳州市委组织部、融水县委组织部、大浪镇政府机关支部在油茶基地种植油茶、与融水公路养护中心开展“情满旅途”活动、与流山镇政府共同慰问流山镇老党员等。二是品牌创建聚焦主责主业,把党支部品牌建设与公路业主职责与公路建设主业深度结合,以支部品牌为引领,把工程建设为“品质工程、安全工程、高效工程、绿色工程、创新工程”,切实把党建工作中的议题围绕主业主责开展,不断依托党建品牌以“党建+主业”深入结合的方式,采用“党建+沟通”的方法,组成党员突击队,为项目建设进度争取突破进展保驾护航,为项目早日发挥惠民效应而不断努力。按时按质完成项目交工任务,为所在项目的沿线乡镇提供巨大的区位和交通优势,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和中间费用,解决了当地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。
图为宜山路成型路段施工航拍图
未来已来,奋斗不止。北投公路集团柳州片区项目建设办将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,努力适应新时代公路交通工作要求,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交通强国的目标相结合,把学习贯彻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和行动自觉,撸起袖子加油干,加快建设交通强国,全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,为社会和群众提供高水平的公路交通服务,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区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广西国省干线公路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(通讯员:孔子昕/文 李海凤/图)